<b id="pp1xx"></b>

    <sub id="pp1xx"></sub>

    <font id="pp1xx"><dl id="pp1xx"></dl></font>

          <ins id="pp1xx"></ins>

          中文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新聞
          新聞中心

          天舟四號成功發射 中國電科護航太空“快遞”安全直達

          來源:新聞中心 作者:新聞中心 時間:2022-05-10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5月10日01時56分,太空“快遞員”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專屬“物流車”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的搭載下,順利升空,踏上空間站的貨物運送旅途。

            

            中國電科用自主程度更高、性能更穩定的技術手段,為天舟四號提供了諸多核心關鍵器件,確保“快遞”安然無恙地到達。

            發射前夕,中國電科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松赴文昌發射現場,看望集團公司現場任務保障人員并指導發射。

          三重安全防護舉措  守護“物流車”安全

            運載火箭作為搭載天舟四號的“物流車”,其安全可靠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整個航天發射過程的成敗。為讓火箭能夠被實時“看到”,我國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測控系統,能夠對火箭發射進行全程測控。

            這其中,有中國電科為火箭打造的三重安全防護舉措,確保天舟四號安穩地踏上太空之旅。

            火箭上的安全防護設備——脈沖相參應答機。在天舟四號發射任務中,中國電科為運載火箭配備了脈沖相參應答機,作為火箭飛行主動段重要的外彈道測量設備,它可以與地面雷達協同完成運載火箭全程實時航跡測量,實時傳送火箭的精確位置、速度信息,為研判正常飛行提供決策支撐。

            火箭上升段的安全監測利器——精密測量雷達。除了依靠光學跟蹤、火箭上設備對火箭監測以外,中國電科還專門配備了精密測量雷達,負責火箭上升段及整個發射過程的外彈道監測任務。在天舟四號任務中,中國電科研制配備了國內首部大口徑雷達遙測一體化系統,可實現對火箭的精密跟蹤,同時承擔火箭遙測信號下行接收與解調工作,對火箭的安全飛行具有重要的意義。該雷達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火箭發射的必備設備——安控系統。火箭在發射階段具有一定的風險,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航天發射過程的成敗。中國電科研制的地面安全遙控系統(簡稱“安控系統”)是火箭發射的必要條件,用于發射任務的主動段,通過對火箭發射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監控,來分析判斷火箭狀態。

          測控“天羅地網”  暢通物流配送通道

            在運送物資過程中,為了實時捕捉、監控“快遞員”的運送軌跡,中國電科在陸??仗?、國內外各測控站點,布設了多型號統一測控系統、遙測系統、中繼衛星等,共同織就了立體通信測控網,全方位、無死角地追蹤捕捉“快遞”位置。

            在運載火箭送飛行器入軌的過程中,多型號統一測控系統、遙測系統、系列測控通信設備,編織成高效可靠的“空-地信息高速公路網”,通過接收和發送指令,精確測量火箭和飛行器的速度、距離、飛行姿態和角度,為火箭發射和天舟四號成功入軌提供精確數據,控制飛行器按照預定軌跡飛行。在海上,中國電科研制了新一代船載測量雷達,依靠先進的姿態測量設備,可在測量船搖擺的情況下得到和地面一樣高的測量精度,是彌補陸地測量時間不足,延長測量弧段的有效手段。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中國電科的測控技術也在不斷提升,不僅具備數傳解調、上行話音、遙控、遙測、測速距、星地間語音通信和圖像傳輸等關鍵功能,還具備逃逸指令本地發送功能,為發射階段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超穩”太陽電池陣  為物資飛天插上巨能“翅膀”

            在天上,空間站組合體連續工作一天的發電量可抵得上一個家庭約一年的用電量。要想滿足如此高的用電需求,中國電科為空間站的每一個航天器,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巨能“翅膀”,它們組合起來宛如一座巨大的“能量加油站”,保證時刻來勁不斷電。

            這其中,為天舟系列貨運飛船打造的國內獨創半剛性太陽電池陣“翅膀”,具備高能量、大功率等優勢,其一天的發電量就能滿足普通家庭半個多月的用電量。

            

            

            作為一款高電壓、萬瓦級的大功率太陽電池陣產品,半剛性太陽電池陣在繼承天舟一號半剛性太陽電池陣技術基礎上,天舟四號貨運飛船使用的太陽電池陣產品,進一步提高了三結砷化鎵太陽電池效率,解決了低軌道高電壓太陽電池陣防靜電充/放電等問題,降低了太陽電池陣工作溫度,讓天舟四號這個“大體格”也能“一飛沖天”,順利將各種物資運往太空。

          三維立體展示  “貨物交付”清晰可見

            5月10日8時54分,天舟四號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

            清晰展示對接過程,中國電科承擔交會對接段地面控制及綜合展示等工作。研發的三維綜合立體顯示系統使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展示實際任務的整體流程和實時場景,精準完成位置更新、姿態更新、大空間觀察場景、特寫場景精確轉換等工作,方便地面指揮中心對在軌飛行及交會對接進行控制,為任務執行提供有效依據。

            全程監視航天器對接狀態,測控通信系統仍大顯身手。具有雙點頻雙目標跟蹤能力的測控通信系統,能夠同時跟蹤不同頻點的兩個目標,是實現航天器對接的關鍵系統,能精準地控制飛行器進入預定軌道,也為監視對接后的航天器工作狀態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整個發射任務中,中國電科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天舟四號的安全發射保駕護航。在飛船內部,中國電科配備了十余種百余只傳感器,用于測量各系統內壓力、溫度、濕度、氣體、位移等信號,對船艙內的環境穩定和在軌運行進行監測;在發射環境安全監測方面,中國電科負責提供空間電波環境態勢、異常事件預報預警信息、高精度電波環境效應等數據,為航天測控、衛星通信和空間目標監視雷達等系統的可靠運行提供數據支撐。